盛世景集團董事長吳敏文日前在公司成立11周年慶典暨投資人大會上發表了主題為“走進新時代,共創盛世景”的演講時表示,股權投資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石,未來私募股權將會主導產業整合。
私募基金新起點
“股權投資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石。”吳敏文表示,我國經濟現階段就是調結構、去杠桿和促創新的發展過程,這三者真正的訴求是要高質量的發展,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是股權投資,因為股權投資是最聰明的錢,它能夠發現最聰明的技術和最好的企業家,同時從金融結構來講,做大股權融資是優化金融結構的關鍵。
在談到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發展趨勢時,吳敏文表示,監管層8月30日發布了《私募基金監管條例征求意見稿》,這有助于全面提升整個私募行業的法律地位。首先,未來套利型投資逐步退出,將會轉為賦能型投資,即IPO要轉向增值服務。其次,資本將會進一步主導產業整合,資本在產業整合里面不是一個輔助者的角色,也不是依附者和跟隨者的角色,私募股權將會主導產業整合。再次,私募股權將會進一步深耕產業,金融屬性將會逐步淡化,產業屬性將更深化。最后,投后管理將更加完善,管理一個企業比投資一個企業更具挑戰性。
吳敏文認為,私募基金實繳規模已超過10萬億元,且一級市場的基金約占65%,這是一個新起點。未來中國的私募基金將會是中國所有金融子領域里增速最快的一個,成為機構投資者和居民財富的最主要的管理人之一,成為股權投資領域最重要的機構投資者,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石。
互聯網或重塑造中國經濟韌性
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、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劉煜輝在會上表示,抑制樓市過熱交易和政府財政行為的收斂是當下看到的主要方向,由此必然導致貨幣信用的創造能力下降和信用收縮,經濟總需求重回邊際下行趨勢,這是去杠桿的必由之路。
劉煜輝還指出,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,據估計,中國與個人消費相關的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額相當于美國的11倍,全球1/3的“獨角獸”為中國企業。因此,互聯網或將塑造中國經濟的韌性,中國的經濟網絡、能源網絡、物流網絡、人流網絡、信息網絡已經把14億人有效連接起來,產生著“裂變式”的反應。
在“美麗中國+文化中國”分論壇上,盛世景集團投資銀行部總監高霖表示,未來私募股權的發展不能僅僅只局限于能源、環保和化工,而要把觸角伸展到互聯網科技、伸展到新材料、伸展到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機會里面,去尋找更好的投資標的。
原文鏈接:http://www.cs.com.cn/tzjj/201804/t20180402_5763588.html